新闻咨询熬过第一个小时,《一战再战》会给你年度惊喜(极客荐片)
首页新闻咨询电影咨询熬过第一个小时,《一战再战》会给你年度惊喜(极客荐片)

熬过第一个小时,《一战再战》会给你年度惊喜(极客荐片)


别被海报上的小李子“骗”了

这首先是一部PTA电影

文 | 老羊

编辑 | 羊羊、小小树

终于有一部电影值得你放下手机,重新走进电影院了——上周五,电影《一战再战》在中国内地上映


△ 《一战再战》电影海报

尽管“小李子”莱昂纳多·迪卡普里奥一个人占据了海报的大部分空间,但请别误会,这不只是“小李子”的又一部“冲奥”大作,这首先是导演保罗·托马斯·安德森(PTA)写给“新好莱坞”时代的情书。

(注:新好莱坞,又称美国新浪潮,指1967年-1976年的好莱坞电影经历外来影响之后,商业影片制作衰退与电视兴起对电影的冲击后,从形式到主题进行了的一些改变。《教父》导演弗朗西斯·科波拉、《出租车司机》导演马丁·斯科塞斯、《星球大战》导演乔治·卢卡斯和《大白鲨》导演史蒂文·斯皮尔伯格是典型代表。)


△ 莱昂纳多·迪卡普里奥(左)和导演保罗·托马斯·安德森(右)在拍摄现场

而且请你做好准备:如果你期待的是一场肾上腺素飙升的商业大片,影片的前一个小时可能会让你如坐针毡。可一旦你沉下心来,投入这部文火慢炖的作者电影,典型的PTA风格会满足你所有期待。

落魄潦倒的革命者鲍勃(莱昂纳多·迪卡普里奥 饰)终日生活在草木皆兵的偏执状态,他与世隔绝,只和坚韧自立的女儿薇拉(蔡斯·英菲尼迪 饰)相依为命。

然而,当鲍勃的宿敌(西恩·潘 饰)在16年后再度现身,女儿也突然失踪,这位曾经的激进分子仓促踏上了寻女之路,父女二人不得不直面他过往行为种下的恶果……

在《一战再战》中,PTA用一个嬉皮士父亲寻找失踪女儿的惊悚外壳,包裹了一个关于家庭、爱与占有的伦理故事,以及一则精准映射当下社会撕裂的政治寓言。


△ 《一战再战》剧照

小李子当年因为选择《泰坦尼克号》,错过了和PTA合作《不羁夜》,这次《一战再战》的表演让他过足了飙戏的瘾,大概率能让他再度拿到奥斯卡影帝提名。

影片目前在IMDb评分8.3闯入了TOP250榜单,但给该片打1分(满分10分)的观众占比超过3.6%。影片对美国当下热门议题的讨论,成功地让不同阵营的观众进一步“分裂”。


△ 《一战再战》IMDb评分8.3

中国观众“隔岸观火”,距离刚刚好。

PTA自己则说:


我的电影并非讲述当下,这故事20年前能讲,中世纪能讲,即便放到太空也照样成立。


总之,《一战再战》是一部很挑选观众的电影。喜欢它的观众,可能会获得今年在影院最好的观影体验。

01 故事:电影并不晦涩难懂,但前一个小时是个考验

作为出生在好莱坞附近的导演,PTA的作品一直跟纽约左派电影比较近,距离好莱坞类型片有点远。


△ 导演保罗·托马斯·安德森(PTA)

在PTA的作品谱系中,2014年的《性本恶》是最为晦涩难懂的一部,那部电影改编自托马斯·品钦的小说,被认为近乎是逐字逐句地翻拍。


△ 《性本恶》电影海报

托马斯·品钦是美国著名后现代小说家,晦涩复杂就是他的特色。因此即使在资深影迷眼中,《性本恶》也是出了名的难啃。

《一战再战》改编自托马斯·品钦的另一部小说《葡萄园》,但这次PTA只保留一些叙事相似之处,主要是父女关系的处理。

用他的话来讲就是:


偷取了真正打动我的部分,并将不同的想法组合起来。


毕竟拿着1.3亿美元的超高预算,2000万美元片酬的小李子的加盟,PTA既要考虑大众的接受度,更要考虑成本回收难题。

2014年上映的《性本恶》全球票房才1418万美元。


△ 《性本恶》全球票房

《葡萄园》出版于1990年,是托马斯·品钦的第四部作品,故事发生在1960年代和1980年代的加州,描写了一名FBI密探和一名激进的女制片人间的故事。


△ 托马斯·品钦的第四部作品《葡萄园》

呈现威权主义和公社主义(极左自由派)之间的对抗、反抗与同谋之间的联系。

托马斯品钦站在美国的1980年代时间点,来回顾1960年代,通过一个少女寻找母亲的故事将嬉皮士、摇滚音乐、左翼社会民主运动等元素综合在一起。

《一战再战》将故事修改到21世纪初和当下,美国当下社会似乎又回到小说的那个时代:特朗普为代表的美国右翼的崛起,对前些年美国极左自由派甚嚣尘上的反思。

严格来讲,《一战再战》的故事并不复杂,而且采取的是正序讲述方式。

小李子扮演的嬉皮士鲍勃,爱上一个左翼运动组织“法式75”的女战士帕菲迪娅(缇雅娜·泰勒 饰)。


△ 《一战再战》剧照

“法式75”营救被关押的美墨边境的非法移民,在政府办公大楼制造爆炸,宣扬他们自由、平等的左派诉求。


△ “法式75”在政府办公大楼制造爆炸

西恩·潘扮演的军人洛克乔,原本的任务是抓捕革命战士,追捕过程中却莫名地被帕菲迪娅所吸引,并发生了肉体关系。


△ 西恩·潘扮演的军人洛克乔

帕菲迪娅怀孕后生下一个女儿,但她拒绝和鲍勃成立家庭,决定继续革命。在一次银行抢劫失败后,帕菲迪娅被捕,她决定出卖组织里的同志来换取证人保护计划。

“法式75”组织几乎被捣毁,残留的成员转入地下。帕菲迪娅逃去墨西哥,鲍勃带着女儿薇拉(蔡斯·英菲尼迪 饰)隐居在巴克坦十字小镇。


△ 蔡斯·英菲尼迪饰演的薇拉

16年后,参加中学舞会的女儿薇拉突然失踪,鲍勃本能地去寻找女儿。原来洛克乔为了加入白人至上主义组织,想要除掉可能和她有血缘关系的薇拉。


△ 鲍勃的女儿薇拉被抓走

到这个时候,这部电影就演变成两个父亲抢女儿的故事。

在这个核心矛盾冲突到来之前,普通观众要在影院度过相对难熬的一个小时:介绍角色背景和铺陈矛盾冲突的缘由。

02 制作:不光“小李子”,全员都有望提名奥斯卡

如果你不是PTA的铁粉,观看《一战再战》时,你得适应几个不怎么当代好莱坞的PTA特色。他是1970年代新好莱坞的忠实信徒,喜欢马丁·斯科塞斯一般的长镜头。

无论是开场“法式75”营救被监管的非法移民,还是鲍勃和帕菲迪娅的日常生活,镜头长度都比常规好莱坞大片长很多。


△ 《一战再战》剧照

他的作品摄影华丽,很多地方甚至会过度曝光和眩光,这部《一战再战》采用VistaVision镜头和35毫米胶片拍摄,这是继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《粗野派》后,兴起于1960年代新好莱坞时期的拍摄模式。

这种拍摄模式,让《一战再战》拥有非常广阔的取景空间和复古的质感。因此挑选大一点的影厅,会更值回票价。

《一战再战》中的复古美学 





电台司令(Radiohead)吉他手强尼·格林伍德继《血色将至》《大师》《魅影缝匠》《甘草披萨》等片后,再度担任PTA作品的配乐。

和传统好莱坞大片的管弦乐为主不同,《一战再战》多采取巴洛克式的流行乐,没有太多优美旋律,而是凸显角色焦躁情绪的钢琴声。

而且和多数好莱坞电影不同,《一战再战》配乐铺得没这么满,有些场景跟欧洲文艺片类似,只有对白和环境声。

PTA特别崇拜好莱坞群戏调度大师罗伯特·奥尔特曼,甚至担任了奥尔特曼最后一部作品《牧场之家好做伴》副导演的工作。


△ 《牧场之家好做伴》海报

因此《一战再战》每个角色似乎都能单独拿到表演奖提名,因为PTA和奥尔特曼一样擅长处理群戏,而且喜欢在对白声音上做巧妙处理,会提供给演员即兴表演的空间

全片最具黑色幽默的桥段来自小李子扮演的鲍勃,忘记了“法式75”组织的暗语,和电话那头一直没露面的接线员舌战。小李子在这段体现了自己表演的饱满,导演则利用对白声音的处理,让观众更容易代入角色的处境。


△ 鲍勃忘记“法式75”组织暗号

小李子当年因为选择《泰坦尼克号》,错过了和PTA合作《不羁夜》,这次的《一战再战》的表演让他过足了飙戏的瘾,大概率能让他再度拿到奥斯卡影帝提名。

扮演帕菲迪娅的缇雅娜·泰勒虽然外貌一般,但爆发力极强,让人过目难忘。


△ 缇雅娜·泰勒扮演的帕菲迪娅

在《一战再战》前,只演过一部电视剧的蔡斯·英菲尼迪,也将薇拉这个叛逆少女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,无论是形体动作和眼神,让她能在一众00后好莱坞女星中脱颖而出。


△ 蔡斯·英菲尼迪曾出演《无罪的罪人 第一季》

奥斯卡影帝西恩·潘,以及因扮演格瓦拉拿下戛纳影帝的本尼西奥·德尔·托罗也都发挥出色。


△ 本尼西奥·德尔·托罗在影片中饰演“大师”

尤其是后者,PTA还安排小李子用西班牙语在他面前大喊“革命万岁”,这是本尼西奥当年在《格瓦拉传》中的经典台词,也是《一战再战》中描述的左派小将们的祖师爷。

好玩的是,本尼西奥在《一战再战》中外号就是“大师”,两部电影就这样奇妙地有了传承的关系。

03 迷影:《阿尔及尔之战》《警网铁金刚》《法国贩毒网》那一刻灵魂附体

《一战再战》还有不少迷影的元素,譬如鲍勃逃亡前正在家里看《阿尔及尔之战》,一部讲述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和法国殖民者对抗的电影。


△ 《阿尔及尔之战》剧照

既是“法式75”组织梦想做成的事,也是PTA拍摄《一战再战》时参考过的作品。

一众男演员中最让笔者惊诧的是,扮演首席审问官的詹姆斯·雷特曼,他不是职业演员,而是美国国土安全局前特工。

全片他只有大概两场审问戏,差不多把专业两字刻在了脑门上,很难有嫌疑人能逃过他极具威慑力的逼问。

影片最后半小时的追逐戏,即使是完全没看过PTA作品的观众,也会被画面震撼到完全没功夫去刷手机。

在荒漠中不断起伏的公路上,三辆车在机缘巧合下形成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”的诡异局面,最后的收场方式也在很多人意料之外。


△ 影片最后半小时的公路追逐戏

即使在这场最有商业效果的追车戏上,你依旧能看到导演对1968年史蒂夫·麦奎因的《警网铁金刚》、1971年奥斯卡最佳影片《法国贩毒网》以及斯皮尔伯格的业内成名作《横冲直撞大逃亡》(1974 年)致敬的影子。


△ 《警网铁金刚》剧照

新好莱坞对PTA的影响,真的是刻进了他的创作DNA里。

好玩的是,这场追车戏原本不存在于剧本中。当时PTA坐车去德州厄尔巴索勘景,耗时长达四个小时。

当他正想着“我再也不来勘景了”的时候,突然发现公路连续凹陷造成的诡异场景,有时候看不到地平线和前车,但是有时候你又能看到。

当用摄影机进行拉近拍摄时,这样的场景会显得更加惊悚。就在这里,他想出了最后车辆追逐戏的点子,以及薇拉把车停在盲点进行反杀的设计。


△ 在《一战再战》IMAX版海报中可以看到的公路设计

04 争议:闯入IMDb评分TOP250,同时有大量观众打1分

最后再说说影片在美国引发的一些争议,虽然IMDb评分8.3,闯入了TOP250榜单,但给该片打1分(满分10分)占比超过3.6%。

在TOP250佳片榜单上,这个是个非常高的比例。同样涉及敏感话题的《小丑》的1分占比只有1.4%。

在美国很多偏右翼的观众,对该片对极左组织的偏袒提出激烈批评。


△ 《一战再战》剧照

特朗普再度当选后,美国社会整体对非法移民、Antifa这样的左派组织的接受度已开始转向,这部电影显然则没赶上潮流的变化。

作为创作者的PTA并不在乎这个,他对外媒《洛杉矶时报》表示,


我的电影并非讲述当下,这故事20年前能讲,中世纪能讲,即便放到太空也照样成立。就像片中的帕菲迪娅所说,“十六年过去了,但这世界几乎没变化”。


无论是小说《葡萄园》里的故事,还是电影《一战再战》里的情节,几乎都能在美国历史上找到对应。

电影工作者只是以他们的方式记录了下来。


△ 《一战再战》工作照

而且PTA的作品从来就不是取悦大多数人的,虽然《一战再战》已经是他全球票房最高的一部。
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在黑暗森林里,这位演员终于看清了自己
下一篇
年度爆款身体恐怖片,让观众认识了这对宝藏夫妇

评论

共 0 条评论